导读:在刘强东和奶茶新婚燕尔之际,阿里巴巴与苏宁易购牵手,阿里以约283亿元人民币投资苏宁,成为第二大股东。自此京东股价受挫,阿里股价有上浮,老马你是不是有点不厚道啊?

阿里和京东一直水火不容,阿里高管不只是在发布会挖苦挑衅京东,业务上也大搞针对京东的排他协议。在《阿里巴巴正传》中,马云更是声称京东的模式存在巨大问题,原话是:“京东将来会成为悲剧,这个悲剧是我第一天就提醒大家的,不是我比他强,而是方向性的问题,这是没办法的……所以,我在公司一再告诉大家,千万不要去碰京东。别到时候自己死了赖上我们。”

刘强东则认为:不管什么模式,消费者最关注商品、价格和服务,自营的规模效应下,商品更加可控有保障,效率更高价格更低,仓储物流配送售后服务也更加稳定有保障。而刘强东认为,早晚,京东要替代掉阿里模式,变成市场的主流。

总而言之,谁都看不起谁!

那么,阿里战略和京东战略到底是什么样的,孰优孰劣?

阿里巴巴:大平台,稳步扩张

阿里版图

马云是一位极具战略思维的商业领袖,是中国互联网的推动者,他杰出的商业智慧加上绝无仅有的商业环境,促使了阿里巴巴有了今天的帝国版图。

阿里巴巴版图巨大,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互联网金融、O2O等都有涉及。而且,尤为可贵的是,马云战略一直很清楚,而且都是稳步横向扩张。包括投资苏宁,其实是为了拓展版图牵制京东。

个人觉得,与成吉思汗的扩张战略相比,他的战略和眼光更胜一筹。

大有大的好处,当然大也有大的坏处。你的劣势,就是别人的机会。

京东:集中优势兵力,重点突破

京东版图

京东从2007年才开始做B2C,此时的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再走阿里巴巴的路线,注定是没有好果子吃的。

所以,刘强东采用的是与阿里相反的策略:重模式,一直烧钱。这种模式就是重金投入,把控全程消费链条的每一个环节,打造超出用户预期的用户体验,然后靠用户体验去赢取用户从而获得市场。最终,硬是杀出一条血路来,让马云也惧他三分。

如果说阿里是“分权”,京东就是“集权”,从定位的理论分析,刘强东这种决策是正确的,尤其是面对强劲对手,正面交锋注定会失败。

面对阿里淘宝、天猫这样的巨无霸时,京东只有抓住对方的软肋,精耕细作,稳扎稳打,才有后来居上的可能。

最近发生的两件大事则充分说明了他们战略上的差异:阿里入股苏宁战略目的是为了扩展版图牵制京东,京东入股永辉超市则是为了深耕生鲜O2O。

阿里与京东的模式孰优孰劣?

阿里巴巴轻模式,所以可以持续的扩张。如果把经商比作战争,马云的军队轻装上阵,优势是机动灵活,来去自如;缺点是战斗力受局限,防守能力较弱,给人可趁之机。

京东截然不同的套路,京东善于用战略眼光发现一些前景十分可观的处女地,然后大把烧钱,打造一流的用户体验。更重要的是,此举必然提高了进入的门槛,提高了竞争门槛。

就相当于,京东善于发现咽喉要地,以很低的成本占领,然后大量投入建立十分强固的工事。如果此时你想与之对抗,必然付出惨重的代价。我们看到京东如今的布局,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路,集中优势兵力,占据几个最重要的咽喉重地,并重兵把守。

所以,面对烧钱的质问,刘强东回应道:“我觉得烧钱有两个结果,有的钱烧掉呢是化作了一滩灰烬,什么都没有;还有一种钱烧掉了之后留下了非常高的竞争门槛,这些钱花得值,投资人开心其实。”

也正如刘强东所说,不管什么模式,最后干什么了,最后不要忘了一点,我们所有的模式最后都是为消费者服务的。

至于哪种模式更好,更有生命力,往往是时代决定的,所以,结局到底如何,还要时间来检验。

真正可怕的敌人不是竞争对手

每一次变革,都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特别是以科技为代表的生产力的发展,带动了很多新行业、新模式的发展壮大。同时,当生产力再次得到发展,这些行业将会慢慢过时,直到被新的力量粉碎。

所以,最可怕的敌人,往往不是竞争对手,而是以生产力为代表的新的时代。被竞争对手打败的企业,很可能是因为它本身真的存在很多问题,输也心服口服……而被一个时代打败,往往会让人唏嘘不已。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0条评论

dexcoder

这家伙太懒了 <( ̄ ﹌  ̄)>
Ow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