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是阿里巴巴最大的痛处,过年期间刚刚结束的支付宝抢“福”活动为阿里巴巴带来的社交关系也形同鸡肋。为什么阿里巴巴要如此看重社交这块呢?我之前在另一篇文章《产品设计如何满足人性的七宗罪》中介绍过产品跟懒惰、饕餮、贪婪等人性的关系,你会发现如果靠淘宝、支付宝这样的偏向工具类的产品,更多只能满足人性中懒惰的一面,而诸如虚荣、嫉妒、暴怒、淫欲等更为隐含的人性却只有靠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即社交才能更好的满足。于是我们看到朋友圈里的各种晒,为了几分钱的红包抢得头破血流,消息群中的激烈讨论和分享,这些在阿里巴巴的帝国中却看不到,因此也无法在社交中产生的红利分一杯羹。

(Pony & Jack)

那么阿里巴巴遇到了哪些社交困境呢?

困境一:无所适从的“来往”

纵观身边的朋友、同事、熟人好像真的没有一个人在用来往,当然也有人注册,自己上千人的通讯录中大概有十几个人有账号。但是这上千个联系人中90%都有微信和QQ,剩下的10%大部分都是对移动互联网不熟悉的长辈或是外国人。可见“来往”作为一款社交软件在用户数量、活跃度上和微信、QQ相比已经差了不知多少个数量级。如果有人让你在来往上加好友,你应该会很奇怪吧。

来往最初是被阿里寄予了厚望,想跟微信拼一拼的。阿里巴巴心里应该十分清楚,社交对于自己互联网帝国发展的意义。马云让赵薇在广告里呼吁大家用来往联系父母,可惜明星效应并没有激活来往,父母都忙着刷子女的朋友圈呢。好的社交应用都会爆发式的增长,明星代言效果很不明显,就像以前莫文蔚等人代言腾讯微博,说她在腾讯微博,现在应该都不在了吧。

来往现在是这样的尴尬,进退两难,即使投入再多人力财力恐怕也很难让几亿人离开微信了。让这么多用户进行一个社交网络的迁移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App中的确有些让人惊喜的小亮点,但是作为一款社交软件,人气还是关键。前不久来往居然改名叫“点点虫”了,如果说仅从“来往”一词中还能感受到社交的意味,“点点虫”这样另类的名字除了能短暂的吸引眼球之外毫无意义,也从侧面反映了来往在产品规划方面的无所适从。

(赵薇代言来往)

困境二:咄咄逼人的“钉钉”

阿里自然不愿意接受来往这样的半死不活,于是另辟蹊径进军企业社交,强势推出了“钉钉”,而且据说钉钉团队正是从来往团队中剥离出来的。“钉钉”是取自“板上钉钉”,配合应用里“DING”的功能,加上阿里本身的知名度,钉钉在一推出的确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钉钉抓住了很多人反感用微信谈论工作的心理,声称是“一种工作方式”。应该说钉钉的切入点还是很好的,首先企业社交领域国内没有巨头,其次的确很多人都讨厌用微信谈论工作,之前还看到一则新闻说90后女孩不同意加男上司微信被辞退,可见企业社交的确有很大的市场。

但是钉钉这款企业社交应用更是从团队Leader的角度出发,代表了一种管理者的意志,期望团队使命必达高效工作,对于基层工作者的心态考虑得并不够。钉钉可以保证工作上的事情必定被电话通知到,无论是不是在工作时间,这其实是很有争议的。而国外的移动办公应用独角兽Slack的口号就很接地气,叫“Be Less Busy”,作为一个普通的工作者来说当然希望少忙一点啊,谁希望一天到晚为工作拼命呢?又不是每个人都是老板。

前一段时间有看到钉钉的炒作新闻“阿里钉钉摊上大事了,3000万女白领一夜逃离朋友圈”。一看标题就不禁哑然失笑,只能说阿里太不了解女白领了。女白领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她们要的是朝九晚五的生活,情愿在咖啡馆里发呆,在家插花阅读写作看简书,一天到晚美颜自拍,幻想着要去哪旅游血拼,谁要像杜拉拉那样打了鸡血的一天二十四小时随时待命工作?如果上司、同事一天到晚“叮”她,她不要疯了哦。这跟在微信里一天到晚被工作群里的人@有什么区别?可能这样咄咄逼人还更讨厌,女白领说不定正在跟男友亲亲我我,手机叮叮叮的响多扫兴?

(钉钉广告图)

困境三:有心无力的“支付宝”

“支付宝”作为一个第三方支付平台是非常成功的,现在不光网上的各种交易可以走支付宝,包括线下一些诸如7-11、KFC、打车都可以用支付宝了。加上还可以各种生活缴费、投资理财、汇款充值,让支付宝进入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在社交能力上的缺失,每当过年期间抢发红包的易用性简直令人抓狂,再一次被微信打得落花流水。2015年春晚全国人民都在摇手机抢微信的红包,支付宝只能黯然神伤了。2016年支付宝在春晚抢红包环节扳回一城,但是全国人民抢五福的活动实在又是一次败笔,相信大家在为了凑齐红包期间添加的支付宝好友也都不会再发消息了吧。

其实伟大的支付宝发展到9.0版本的时候,就引入了“朋友”这样的社交功能。有人说过人类70%的事情都跟钱相关,所以支付宝这个关乎钱的平台把社交关系拉进来似乎也是合情合理。我都给你转账了,你还不跟我聊聊啊?可惜支付宝这一步又走错了,像微信这样的把社交关系建立起来后再引入各种业务要简单多,但是你要是从一个工具硬生生的加入社交关系只能有点不伦不类。9.0版本一推出,就有人逐个界面对比了微信和支付宝,得出结论支付宝抄袭了微信。如果我是用户,我的社交关系都在微信上,既然二者相似我又何必费尽心思迁移呢?

其实支付宝就集中精力做支付也是不错的选择,让任何跟钱相关的场景都跟支付宝关联起来,这样线上线下的活跃度也是不可小觑。阿里还有一个算是垂直的社交应用,那就是电子商务领域的旺旺,它是消费者和商家间的桥梁,可惜是个弱关系的社交应用,也更多是为了促成交易而存在,真正达到熟人间的社交很困难。支付宝尽管给出很多场景,如亲密付、亲情账户,期望建立一种强关系的社交,但是也只能有心无力了。想让几亿人的社交关系从微信转移到支付宝,这个工程的难度实在太大,阿里巴巴只能永远离社交越来越远了。

(支付宝抢五福活动)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0条评论

dexcoder

这家伙太懒了 <( ̄ ﹌  ̄)>
Owner